2009國民文化日暨「南部文化圈」啟動系列活動:
賴和音樂會
一場文學與音樂的跨界結合
聆聽台灣土地的溫暖與堅毅
「旅行‧土地」,是賴和給我們的鮮明印象。
早在醫學生時期,賴和就與同學杜聰明從台北徒步走回彰化,
以十幾首漢詩描寫他沿途所見的自然景致與人文風情,
這是少年賴和用雙腳感受台灣土地的壯遊。
之後,賴和成為醫生,坐人力車出診為鄉人看病,
搭火車奔赴山村或鄉間進行一場場文化講演、投入社會運動,
這是賴和在台灣的另一種旅行。
2009年秋天,以「賴和」之名的音樂會,從「鬥鬧熱走唱隊」的賴和文學音樂、巴奈吟唱對「土地」的思念、林生祥紀錄農村面貌的樂曲,啟動「土地美學」的傳散,跟著他們的音樂與思索,觀看台灣土地的現貌,在文學與音樂的跨界結合裡、進行一趟環島之旅。
-------------------------------------------
時間:2009年10月18日(日)15:00-17:00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1樓演講廳(台南市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文學館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
活動免費、自由入場、座位有限、活動前半小時開放入場
洽詢電話: 04-7241664
聯絡人: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 張小姐
--------------------------------------------
演出樂團/音樂人:
【鬥鬧熱走唱隊】
一群青年因閱讀、文學營而與「賴和」結緣,2005年夏天以「鬥鬧熱」之名,在南北走唱中催生出《河》賴和文學音樂專輯,回溯賴和的詩文與生平,並非「詠古」,而是看到這片土地更深層的歷史圖象、更具生命力的庶民性。2009年新舊再聚,在相思裡,招你做伙去旅行。
【林生祥】
流浪是回家最近的路
勞動後的身體線條是高尚而美麗,
汗水澆灌的土地有著踏實的氣味,
我們如此感覺著,
因為
我們 曾從農村流浪到都市 再回到農村。
【巴奈】
好想念小時候那個沒有圍牆、人和人好靠近的充滿歌聲的成長。
長大後為了生存去流浪,才慢慢地認識自己,慢慢地看到國家是怎麼讓原住民邊緣到沒有了自己和土地。
從此,一個原住民開始學唱爸爸媽媽語言的歌。
這一次,帶著核廢料桶去旅行,坐火車,走星光大道,到西門町「音樂台東‧核廢不要」,就是要讓政府媒體社會大眾看到聽到原住民的訴求─
「我們不要核廢料來汙染我們美好的土地,我們要山跟海可以依然美麗!」
How can you buy air, water and land?
How can you stop, wind blowing, ocean waving, animal moving?
狼煙升起之後,巴奈要你張大耳朵,聽清楚來自原鄉嘹亮的message,
然後,勇敢一點!憑良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