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3

1016,社會工作,為尊嚴與平等而做

文/鴨子(蔡雅如)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改寫社工歷史的起源,你會期待一個什麼樣的開始?如果社會工作概論當中,社會工作歷史的起源是從「社會工作者和受壓迫的社區民眾在組織結社過程中對抗結構的不正義」那一頁開始寫起,如今社工認同與對工作方式的想像會不會有力量一點?

1.從人權深耕關懷

我多麼期待,在上社工概之前,在信奉社工倫理守則之前,我們都該熟讀「世界人權宣言」。社會工作,是人的工作,更是心的工作,擁有對人權的信念,能讓我們的核心關懷更清楚,對捍衛權益的立場更堅定。

為何我會下標「社會工作─為尊嚴與平等而做」?關於我 的人權意識生成,有個長長的脈絡,是形塑我的價值信念非常重要的生命軌跡,更是牽引我走進社會工作的必要伏筆。早自女性主義啟蒙開始,意識到社會結構中的 不合理,存在家庭、性別間的壓迫,透過制度延續不合理,透過代間傳遞,甚至由母親傳承給女兒,不可置信若沒有意識覺醒,沒有更好的學習,誰來對這一切喊 停?!之後,我更看到相似的壓迫型態不只存在男女之間,還有異性戀讓同志活得壓抑、一般設計對身心障礙者的不便,道德對同志、性工作者、愛滋感染者、藥癮 者的汙名…

一 路上,我遊歷過愛滋服務機構、性工作倡議組織,到樂生現場捍衛生命尊嚴,和九五聯盟一起訴求青年勞動權益,了解反高學費聯盟對教育不該被商品化的訴求,關 心三鶯部落都市原住民的文化與生存權益,抗議政府為財團減稅而破壞所得重分配與無法作政策長遠規劃,明白勞保未能全面納保圖利了職業工會卻犧牲勞工權益, 爭取修改工會法讓社工與其他職業類別都能組工會保障團結權,訴求建立不適任法官的淘汰機制,親身體驗集遊法對人民集會遊行權益的侵害,去了解農再條例並不 處理產銷制度問題只是讓農地更易變更地目讓農業消失,與人辯論人權價值與死刑存廢,支持反核四續建要求非核家園反對核廢料場設置在原住民自然領域。

經歷了這一切,我選擇了我的社會位置─和被壓迫的人站在一起,覺得愈邊緣愈弱勢的位置愈能讓我看清楚結構對人的影響,也愈清楚要被改變的標的─結構,包含價值觀念、資源分配與政策。想要集體的問題從結構面解決。

平凡如我,在社會工作、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的歷練之後,也更清楚自己的核心關懷─捍衛尊嚴、平等的人權價值,想要每個人活著的尊嚴、資源、獲得發展的機會是平等的。生來就有大部分基本人權保障的我們或許感受不深,而我也是透過在「台灣勞工陣線」工作,學 習關於一個勞動者生存所必需關照到的各面向議題,舉凡勞動政策、健保政策、社會安全政策、稅制改革、人權等。從此,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視野,從社會福利延伸 到社會政策,更從台灣在地社會議題擴展到世界的民主人權發展,進而投入「台灣自由緬甸網絡」的運作,在台灣從事緬甸民主人權聲援,進行公民人權教育,舉辦 聲援翁山蘇姬演唱會,發行亞洲首張聲援緬甸音樂合輯,和夥伴到泰緬邊境參訪草根人權組織,這些行動讓我更清楚自由人權的可貴、國際間人道救援政治聲援的重 要性。走在流離失所的移工貧民區,看社區自力辦學,和在地工作者討論如何定義需求、如何公平分配資源、作組織培力。很震撼在連言論自由都沒有的國家,在地 草根組織想的是團體間如何合作串聯,將極其有限的資源有效運用,透過教育與組織作empower…紮穩根基的每一步都在為民主的到來作準備。愈沒有資源的地方以最純粹有力的方式做人群工作,在在都是讓我打從心裡反省與尊敬的社會工作的原型。

2.從結構改變現狀

您是否想過稅制改革、社福政策、社會工作與資源分配正義之間的關聯?邀請你閱讀我寫於2008年11月的【社會工作與稅制改革】文章:

我們對社會工作與台灣未來的想像是什麼?

每 個社工都知道案量很重,社工員額編制不足,但是政府與機構為何不多聘人,還一直延續方案委託或約聘僱方式?為什麼長期照顧體系、幼托公共化等社會安全體 系始終無法實現?為何許多社福政策不做長遠制度規劃,僅做殘補式的津貼發送或短期方案?為何學費愈來愈貴,教育愈來愈商品化?為何愈來愈多的「山也 BOT、海也BOT」政策,將公共財的資源民營化或賤賣國產?因為,政府沒有錢,稅收不足!

去 年,工商團體在媒體上如火如荼公開播送著減稅廣告,震撼的宣傳著不要讓稅收拖垮台灣的經濟,號稱減稅將有助於投資意願,能帶動經濟發展,連帶的,人民有 工作機會,有收入,能消費,整體景氣會變好,國庫的稅收當然也會增加。連日的減稅與租稅公平的聲浪競合,如果減稅邏輯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會吵得沸沸揚揚? 還讓工商團體敢登廣告不敢具名?

其實,減稅,減的是有錢人的稅,減最高邊際稅率只有助於金字塔頂端的有錢人。政府為了減弱民眾對稅制不公的聲浪,兼施以小惠的提高扣除額,卻不去碰觸尖銳 的結構問題與公平價值。工商團體用片面簡化的資訊混淆視聽,為的是以5,000萬廣告費來施壓,換取減稅後2,300億元的利益。

目前,台灣的受薪階級負擔綜合所得稅的75%, 社工的薪資、加班費、去演講的講師費、津貼一律需要報稅,甚至連不得已簽下的核銷假單據都在報稅範圍,可 是,台灣的租稅結構卻讓有錢人可以合法的獲得租稅減免優惠,這是制度性的不正義。例如,炒作股票證券、炒作土地、海外有所得或置產均免稅;浮濫對企業減免 稅;生前課不到稅,死後的遺贈稅也在去年三讀通過調降…種種圖利財團的政策,均擴大稅制不公平與貧富差距。一般民眾即便繳稅的金額相對不高,但相對剝奪感 重,因為,在稅之前,並非人人平等。

任何公共建設、社福制度都需要編列預算,一連串應急的風災農業補貼、救股市、擴大內需政策、馬上關懷專案政策都需有相對應的財源,與此同時,財經部會與工 商團體聯手主導減稅政策,卻未替稅收損失找好替代財源。台灣政府已經負債13兆了,財政惡化非常嚴重,為了執行政策只能透過舉債,加重債留子孫的情形。若 未來每個人所繳的稅也只是在還債,何來提升生活品質?台灣一年用於社福的經費約400億元,欲減稅收是社福預算的六倍,少了這麼多錢怎麼做事?若只能使用 透過舉債而來的窘迫預算,社工幾乎不用談我們要倡導什麼樣的制度來因應社會變遷的需要,以讓案主真正的脫貧、有力量。

稅 的功能在於健全財政、所得重分配、支持國家一切建設與運作,具競爭力的投資環境尚需高素質的勞動力、吸引人的產業願景與經濟政策等條件相搭配。不該讓稅 制成為台灣經濟發展、就業率、消費力不佳的代罪羔羊,一如不該期待一個證照考取就能滿足社工專業地位被認可、專業素養有品質、勞動條件被改善。但是,這波 減稅壓力若無法透過公民力量來阻擋,對台灣財政,及因財政敗壞導致的相關沒錢做社福建設、無能回應社會需要等虛耗,對社會工作專業本身、實務工作者、服務 對象、相關社會需求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將難以想像。


身 為社會工作一份子的你,平常會關注稅制、勞動、社福等公共政策的新聞嗎?那些社運團體積極倡議的人權、政策修法改革,與你的世界距離有多遙遠?社會工作與 社運倡議團體看問題的方式與介入方式有什麼不同?或許我們都朝同一個方向在努力,既然我們都有能力透過「人在情境中」的觀點,看到使服務對象的家庭、工 作、生活陷入困境的原因,是社會體系的價值信念、政策制度、體系中各種資源的分配…結構面出了問題。我們若想要真正的empower服務對象,也相信人們有力量,既被結構影響著也有能力造成影響,那麼我們的評估處遇可以有個美麗的轉彎─找回社會問題的社會因子!

當問題歸因不再錯在個人,服務方法就有了不同的想像:從整體來定義需要、影響政策的制定、關切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反思主流的價值觀念是否合理並試著造成改變、透過團結組織讓權力回到行動的主體自主運作…透過文化價值、社會關係、社會資源分配、政策制度的改變,來帶動權力分配結構的改變,以朝向一個能讓人活得有尊嚴與平等的未來〈基本人權的落實〉。

朝著這樣的方向,或許沒有特定的工作方法,但有個轉變是立即須面對的,即社工的「政治化」。 去鬆動或翻轉結構,意謂著挑戰既有社會生活各層面中社會關係的安排,以及社會體系中各種資源的分配,無論是階級、物質、文化、政治權力層面的既得利益,去 仗義執言對社會改革的訴求。從此,社會工作不會再是溫暖慈善的社會福利服務業,而是掌握社會變遷、引領社會改革、根除社會問題的壓力團體。

3.團結改變社工勞動現況

當然,服務人的人更需要被合理對待。社工在empower服務對象的同時,也需要反身關照社工集體的勞動與專業自主處境,被什麼扭曲了?關於工資、工時、加班費、休假、案量、人身安全、勞動契約(不定期契約或約聘僱)、 核銷做假帳…你是否意識到有數不清的不合理,但大家都逆來順受,只敢在私下聚會時幹譙?以及其他光怪陸離的社工界奇景,諸如以專業者自許而否認勞動者身分 認同、受社工倫理至上馴化而忽略自身勞動權益、被證照與勞動條件分化了社群集結的可能性、因為聘任方式的弔詭而搞不清楚誰是資方…的層層壓迫糾結,導致社 工在機構間漂流或斷然離開。此不安定的就業環境,不僅造成服務無法延續,影響案主權益,當工作者因勞動權益受損而在機構間漂流,機構也需負擔更多的人事訓練成本,社工專業更將難以累積實務經驗。這些問題,如果我們都有能力看見,就從社群集結開始empower彼此,透過對話行動來改變現狀,也給社工社群一個有尊嚴與平等可能的勞動環境。
-------------------------------------------------------------------
《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作者Anna Lappe說「每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這句話如果改寫在社會工作界,或許可以是「每次你看社會問題的方式與相對應的工作方法,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那麼,身為社會工作者或社會工作學生的妳/你,期待這個世界往哪個方向發展呢?而你,又會怎麼寫社會工作的歷史?

最後,想推薦數個值得點閱的連結:
邊境漂流
http://blog.yam.com/samlai
台灣勞工陣線
http://labor.ngo.org.tw/
公平稅制改革聯盟
http://blog.yam.com/fairtax
台灣自由緬甸網絡
http://tasskn.blogspot.com/
社工工會籌備小組
http://swerunion.blogspot.com/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http://www.praatw.org/

(本文將發表於20091016「社會工作教育、人力規劃與證照發展系列論壇之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