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1

普普

今天下午逛了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的世界巡迴展。

以前美術課曾跟這位普普教父有過一面之緣,只依稀對普普畫風有個印象。以及去年聲援圖博(Tibet)時,曾把達賴(Dalai Lama) kuso地「普普」了一下。
過去覺得這種大量複製的創作,很速食,真是道地的美式風格,情緒上排斥它的不細緻深刻。今天親臨展覽現場,卻有不同的理解與感動。

策展現場,有兩樣非常喜歡的作品。
有一面牆,規劃許多高低大小不同的格窗,可觀望牆內藍燈照射下,形狀各異的氣球,呈現的不同的風景,加以幾面不規則置放的鏡,讓人反身照見自己,彷彿也參與了創作。有趣。
【紳士與淑女】,是四幅描繪默默無名的扮裝皇后(drag queen)。不同於光鮮亮麗的名流人物的呈現方式,安迪‧沃荷用心的不署名,並透過畫中主角的肢體語言與用色技巧,巧妙的呈現了小人物的種族膚色與媚惑神情。

顏色的豐富本身就是一種顛覆與翻轉。
普普藝術,反菁英、反貴族,把創作的眼光回到一般市民生活的素材。一根香蕉、幾朵花、康寶濃湯、可口可樂…都可以是發揮的題材。藝術,從來就不該只是上流社會的高級娛樂。
不拘小節、大膽用色、簡單的線條勾勒,極簡而豪氣,是我隨著生命歷程逐漸欣賞的特質。
而在藝術的進程裡,安迪‧沃荷的確「創造」了嶄新的風格,而且,終其一生用理念在實踐,做創作技巧上的革新,打破高雅與通俗的界線,並將藝術與商業結合。
創造與異業結合是21世紀的契機,而前人早已實踐了。

親臨畫作,可以感受普普的熱情。
2009/1/1-3/29,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藝廊。
http://www.mediasphere.com.tw/andy%2Dwarhol/